Search

這幾天討論度很高的GME,前情提要是做空機構大舉看空這檔股票,但因為融券比例過高反而被軋空,股價從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幾天討論度很高的GME,前情提要是做空機構大舉看空這檔股票,但因為融券比例過高反而被軋空,股價從半年前4塊美金左右一路漲到昨天最高4百多。昨天也看到國外有網友貼對帳單,把幾十萬美元變成數千萬美元。
然而劇情又再次出現轉折,昨天晚上各大券商神奇的開始對GME交易做出限制,券商Robinhood禁止投資人買進這檔股票,只准做空不准做多,IB盈透證券則是限制做多需100%保證金,做空需300%保證金。
接著GME股價一日大跌,收盤時接近腰斬。後續如何我不知道,但必然是劇烈的波動。
—-
我自己是沒什麼興趣參與這類投機,畢竟有些機會本來就不屬於自己。
盲目跟風是非常危險的,可是人們在看到別人投資或投機賺錢時,往往不知道為什麼都會認為自己也能賺到,其實只是貪婪在作祟。
一個常見的錯誤理解是用單次的結果看事情,例如在某一次跟風中獲利,就覺得這模式可行。但問題的本質在於,假如自己長期重複保持同樣的行動,結果會如何?顯然不可能每次都這麼好,甚至長期來看很糟。如果你走進賭場突然大賺一筆,期望值最好的策略就是收拾行李回家,而不是繼續坐在賭桌上,但在投資市場,我幾乎沒見過有人大賺一筆後就收手。既然如此,尋找長期可行的方法,遠遠比跟風來的有意義。
—-
我覺得這次事件另一個警惕思考在於:不要認為市場會一直保有流動性。
巴菲特曾說,投資時你要假設股票市場從明天起會關閉10年無法交易,即使如此你仍認為可以投資,這才可以投入。
我們生活的年代沒經過一些市場劇烈變化,所以感覺似乎不可能,但像巴菲特的年代經歷過大蕭條、二戰,因此有這些體會。
也許最終真的不會發生,可是萬一呢?
GME的例子,就是這種「萬一」有可能發生的警訊。
—-
最後,對於那些自己賺不到的錢,我覺得可以羨慕佩服,但不用跟別人比較,也不要因貪婪而跟風。
把自己能力圈範圍內的事情做好,長期而言結果不一定比別人差,總有一些成果是屬於自己的。回頭想想,自己過去一路不也都是如此嗎?

市場先生 2021.01

#可以在留言分享你的心得感想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